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计划总结>详细内容
索引号: DW081-20131018-238507 所属主题: 计划总结
公开责任部门: 市疾控中心 发文日期: 2013-10-18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3-10-18 信息来源:市疾控中心 【字体: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疾病预防控制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十一五”期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以卫生防疫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基本原则,不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强化管理,努力拓展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疾病控制任务。一是以卫生防疫体制改革为契机,实现了卫生防疫工作重点由卫生监督监测向疾病预防控制的转变。二是狠抓了免疫规划的实施、监测和评价、督导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免疫规划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持续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其它相关疾病均牢牢控制在部颁标准以内,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达到100%,接种率达95%以上。三是霍乱、非典、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由于疫情监测手段严密和预防控制措施到位,霍乱未在我市发生流行,非典和人禽流感没有传入我市,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加强了全市乙类传染病的监测和防制工作,传染病总发病率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五是抓好了灾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六是巩固了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成果。七是全市未发生疟疾本土病例,实现了基本消灭疟疾目标。八是结防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截止目前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诊可疑病人73501人,其中查痰69445人,进行胸部拍片70561人,发现并治管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1877人,其中10878例已被治愈。九是强化了艾滋病疫情监测手段,落实了全员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十是及时处置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在实践中得到磨练和提升。

   (二)疾病预防控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十一五”期间 ,虽然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形势良好,疫情及其它流行性疾病总体流行态势平稳,但疾病预防控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原有的公共卫生问题没能彻底解决,新的公共卫生问题又在不断出现。一是肺结核、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仍呈流行趋势,为左右我市疫情的主要病种,有时还会出现反弹,搞好其防治工作决非一日之功。二是我市特有的地理地质环境决定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三是局部地区还时有传染病暴发或不明原因疾病突发,时刻考验和挑战着我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四是艾滋病疫情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我市艾滋病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呈迅速增长态势。由于各种不安全因素未予控制和消除,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危险性正不断增大。五是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和中毒已成为危害我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和实施其防治策略、构建和完善其防制体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六是非典、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由于人流、物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时刻潜伏着输入我市引起暴发流行的危机,这些病种在经济一体化时代破坏力巨大,极易引起人群心理恐慌,危害社会安全,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实施严密疫情监测和有效防控。七是随着人们对防病保健服务需求水准和卫生防病保健服务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和地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已成为今后疾控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加大社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完善服务措施和运行机制,加强能力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

  2、有效预防和控制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包括霍乱、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有效扼制性病、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阻止血吸虫病疫区扩大和疫情复燃。

  3、训练和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4、完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机构和体系,进行其防治策略和方法的探索研究,由点到面逐步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创造支持性环境,努力延长我市居民人均寿命并提高生存质量。

  5、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适应疾病防治与管理、疾病监测、计划免疫、卫生检测检验需要且规模适度、房屋适用、设备先进、技术适宜、人员适应、管理科学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努力提高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综合防治能力,充分发挥其对辖区内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预防保健的需求。

  6、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费投入办法,逐年提高经费投入水平,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并努力提高人员待遇。

  (二)具体指标和任务

  1、“十二五”期间,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95%以上,建卡率、建证率达100%,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85%以上;

  2、维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和新生儿破伤风,控制乙肝;

  3、巩固和扩大基本消灭疟疾、消除碘缺乏病成果;

  4、预防和控制霍乱、手足口病、出血热、钩体病、腹泻病的暴发流行;

  5、防止鼠疫、非典、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输入和传播;

  6、继续巩固和拓展“十一五”期间结核病控制工作成果,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以上,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

  7、进一步健全性病艾滋病监测网络和防治体系,积极探索和推广有效干预措施,制定并实施符合我市实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机制;

  8、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减少疫情漏报、迟报、重报、错报现象;

  9、坚持做好甲肝、乙肝、流脑、痢疾、乙脑、钩体、麻疹、风疹、腮腺炎、流感、水痘、肺炎、Hib等安全有效疫苗的预防接种,防止相应疾病暴发流行,并进一步降低其发病水平;

  10、进一步做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学生蛔虫感染率、贫血患病率、沙眼患病率、12岁学生恒牙龋均控制在“十一五” 末期水平以下,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扼制学生肥胖患病率窜升势头,阻滞学生近视眼发病进程并逐步降低其新发率;

  11、做好食品营养与卫生质量监测,有效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

  12、逐步扩大健康相关产品和场所监测范围,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13、加强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搞好对感染控制重点行业消毒技术服务和消毒质量监测,控制各类感染因素,防止相关感染和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14、加强我市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装备水平,不断完善功能,增强我市公共卫生检测检验能力;

  15、开展我市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基线调查,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并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16、抓好灭螺和血吸虫病查治工作,使疫区钉螺面积、阳性钉螺平均密度、居民感染率、病人总数及急性病人发病率均较“十一五”期末有所降低;

  17、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科学研究,以社会关注的卫生热点问题、与群众利益相联的疾病控制难点问题和可能影响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力量攻关,多出科技成果。

  三、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政府职责,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要切实遵循“政府负责、群众参与、部门配合、法制保障”的原则来管理社会公共卫生,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职责。

  (二)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增强疾病控制工作活力。

  1、根据我市管理社会公共卫生和控制疾病工作的实际,按照绩效考核工作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做好对县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工作考核。

  2、加大经费投入。市县两级财政要逐年提高对疾控机构的人头费、办公费、基本建设费、大型设备购置费、重大疾病控制费的投入,并监督审计其使用情况,搞好投入产出核算,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部门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

  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社会大卫生观念,明确各自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与协调下,积极作为,搞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社会公共卫生活动,引导群众培养“多靠自己,少靠医生”的自我保健观念,以及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和个人卫生行为。

  (四)强化法制管理。

  1、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重点,大力宣传《艾滋病防治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我市传染病防治工作法制化管理水平。

  2、依法搞好疫情管理和疫情监测工作的“三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3、依法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传染病流行相关因素的监测管理。

  (五)搞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

  为适应新世纪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预防保健需求,要规范疾控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条件,向社会公开招考纳贤,逐步优化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对在职人员要通过外派脱产学习、加强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等手段努力提高整体素质水平,重点训练和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和科研能力。

  (六)大力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由于危险因素水平持续上升、发病和死亡水平居高不下、疾病负担沉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主要社区卫生问题,大力开展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十二五”期间,必须建立健全机构,明确专职人员,完成相关基线调查后,搞好综合防治,实施行为干预,促进防治结合,并通过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加快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和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等手段全面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二O一O年三月三十一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