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财政信息>财政预决算>详细内容
索引号: DW081-20210902-449075 所属主题: 财政预决算
公开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21-08-23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部门决算公开

发布时间:2021-08-23 信息来源: 【字体:

目    录

 

第一部分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位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九、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十、一般性支出情况

十一、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十二、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十三、关于2020年度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五部分附件

 

 

 

 

 

第一部分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位概况

 

 

 

 

 

 

    一、部门职责

(一)疾病预防控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三)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四)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五)实验室检验检测与评价。

(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七)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

(一)内设机构设置。根据市编委办核定,单位内设科室21个,所属事业单位0个,全部纳入2020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

其中内设科室分别是:办公室、财务科、人事科、后勤保卫科、科技教育科、纪检监察室、血吸虫病防治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加挂应急办)、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科、结核病预防控制科、免疫规划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科(加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科)、公共卫生监测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科、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质量管理科、公共卫生体检中心、病媒生物科、学校卫生科、预防医学门诊部(因政策调整,现已关停)。

所属事业单位分别是:无。

    (二)决算单位构成。本单位无所属预算单位,纳入2020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为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位本级

 

 

 

 

 

 

 

 

 

 

第二部分

 

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表,表格以excle形式作为附件上传)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收入、支出总计分别为5935.14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523.55万元,增加34.54%,主要是因为收入方面上年结转以及本年财政拨款比例增加。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收入合计4991.6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843.31万元,占97.03%;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0%;事业收入34.59万元,占0.69%;经营收入0万元,占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0%;其他收入113.74万元,占2.28%。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支出合计4673.5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21.82万元,占47.54%;项目支出2451.70万元,占52.46%;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占0%;经营支出0万元,占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0%。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计分别为5669.35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841.09万元,增长48.09%,主要是因为上年结转及本年收入方面财政拨款比例增加。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支出4524.60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6.81%,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534.25万元,增长51.31%,主要是因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购防疫物资,导致专用材料及专用设备购置等费用增加。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支出4524.6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29.06万元,占0.64%;科学技术(类)支出9.10万元,占0.20%;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58.18万元,占5.71%;卫生健康(类)支出3795.38万元,占83.88%;住房保障(类)支出32.88万元,占0.73%;抗疫特别国债(类)安排的支出400万元,占8.84%。

(三)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050.82万元,支出决算数为4524.6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20.62%,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市场监督管理事务(款)其他市场监督管理事务(项)。

年初预算为29.06万元,支出决算为29.0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决算数等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结转的项目资金。

2.科学技术支出(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项)。

年初预算为9.10万元,支出决算为9.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决算数等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结转的项目科研资金。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

年初预算为260.72万元,支出决算为258.1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9.03%,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因政策原因,离退休人员经费有结余。

4.卫生健康支出(类)公共卫生(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项)。

年初预算为1504.02万元,支出决算为1773.5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7.92%,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基本支出增加,财政拨款的力度加大。

5.卫生健康支出(类)公共卫生(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244.83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根据2020年上级专项资金实际到账情况。

6.卫生健康支出(类)公共卫生(款)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

年初预算为215.04万元,支出决算为513.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38.93%,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根据2020年上级专项资金实际到账情况。

7.卫生健康支出(类)公共卫生(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项)。

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938.46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财政加大对此方面拨款力度。

8.卫生健康支出(类)公共卫生(款)其他公共卫生支出(项)。

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324.79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根据2020年上级专项资金实际拨款情况。

9.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

年初预算为32.88万元,支出决算为32.8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决算数等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根据2020年实际拨付情况。

10.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类)抗疫相关支出(款)其他抗疫相关支出(项)。

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400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财政对新冠肺炎疫苗的拨款。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134.5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677.46万元,占基本支出的78.58%,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其他社保缴费、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公用经费457.11万元,占基本支出的21.42%,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31.46万元,支出决算为27.35万元,完成预算的86.94%,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无该笔开支。

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为13.37万元,支出决算为14.12万元,完成预算的105.61%,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接待次数稍有增加;与上年相比增加0.75万元,增长5.61%,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接待次数稍有增加。

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为18.09万元,支出决算为13.23万元,完成预算的73.13%,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与上年相比减少4.86万元,减少26.86%,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14.12万元,占51.63%,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13.23万元,占48.37%。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无此项经费支出。

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4.12万元,全年共接待来访团组102个、来宾1020人次,主要是区县疾控中心业务学习发生的接待支出。

3、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13.23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位本级或某二级机构)更新公务用车0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3.23万元,主要是公务车辆维修、加油等支出。截止2020年12月31日,本部门(单位)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5辆。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2020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59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0万元;支出40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400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59万元。

    九、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本单位2020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457.1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55.88万元,增长12.22%。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增加及专用设备的购置

    十、一般性支出情况

本单位2020年开支会议费1.17万元,用于召开业务会议,人数216人,内容为三类会议,分别是2020年全市艾滋病工作推进会,经费预算0.25万元、202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食品安全标准宣贯会议,经费预算0.44万元、202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会商通报会,经费预算0.48万元;开支培训费22.03万元,用于开展对全市疾控机构人员及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人数686人,内容为MSM防艾同伴教育员能力建设培训、2020年免疫规划业务培训班、2020年湖南省疾控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培训班、全市疾控系统传染病和卫生应急知识培训、2020年全市地方病防治、疟疾防治工作培训班、2020年全市血吸虫病达标工作培训班、常德市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培训班;无节庆、晚会、论坛、赛事活动支出。

    十一、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本单位2020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688.38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650.95 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37.43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十二、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单位共有车辆5辆,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5辆,其他用车主要是业务用车;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3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16台(套)。

    十三、关于2020年度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详见附件。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二、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以外为完成相关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三、“三公”经费:指通过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四、机关运行经费: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第五部分

 

附件

 

 

 

 

 

 

 

 

 

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 机构、人员构成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副处级事业单位,下设科室21个,2020年共有在职职工108人,其中:在编在职87人,劳务派遣人员21人;离退休人员58人。

(二) 单位主要职责

1、 疾病预防控制。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 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 实验室检验检测与评价。

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 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部门财务情况

(一) 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账面反映,2020年度收入总计5935.1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4843.31万元,事业性收入34.59万元,其他收入113.74万元,上年结转项目经费943.50万元;支出总计4673.5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21.83万元,项目支出2451.70万元,本年收支结余为318.12万元,滚存结余1261.62万元。

(二)部门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度预算、决算、结余对比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

预算金额

决算金额

执行差异   (预算-决算)

年初  预算

上年结转

本年  追加

预算可 用指标

基本支出

1504.02


717.81

2221.83

2221.83

0

项目支出

546.80


1904.89

2451.69

2451.69

0

合计

2050.82


2622.70

4673.52

4673.52

0

(三)“三公经费”支出使用和管理情况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27.35万元,较上年支出减少4.11万元。

三、2020年部门绩效目标

(一)部门绩效总目标

2020年,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科学指挥下,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全力奉献疾控力量,全力展现疾控作为,为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自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以来,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防控策略,做到了机制不变、班子不散、力度不减,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2020年度部门绩效目标

1守土有责敢担当

疫情伊始,中心迅速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从防控方案第一版到第七版,诊疗方案第一版到第八版,均认真组织学习和研讨,根据最新方案要求指导全市防控工作,不断提高各项防控措施的准确性、有效性。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通过“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球采购”,累计采购700多万元物资和设备,包括医用口罩、N95口罩、医用防护服、隔离衣、防护眼罩和防护面屏、乳胶手套、免洗消毒液、“84”消毒液、电子体温枪、移动空气灭菌站、荧光定量PCR仪、高温蒸汽灭菌锅、自动核酸摄取仪等。在市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中心合理调度、科学安排防控物资的调拨、分配和监管,确保防控物资专物专用,确保相关人员职业防护需求,实现了防疫人员零感染。

2科学防控会担当

第一时间精准识别和管控传染源,规范管控密切接触者,突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截至2020年12月10日,本年度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84例(长沙报告我市2例),未报告死亡病例;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6例;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3108人。所有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均已痊愈或解除隔离观察。追踪境外返常人员1224人,发现无症状感染者1例。派员指导机场、码头、车站、交通卡口检疫工作,有效防止传染源输入和传播。常态化防控下指导社区对属地涉外入常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常人员等进行了缜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信息核实,按照有关规定对入常非四类人员进行了严格管控。

3统筹兼顾善担当

合理安排技术资源,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第一时间起草并下发《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常德市生产企业复工复产防控指引》《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学校复课防控指引》《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关意见》等,编发整理《疫情简报》和《疫情提示》86期,拍摄《常德市中小学校复课防疫专题片》,下发市直各学校和全市各区县市。派驻疫情防控指导员对市直各学校、托幼机构开展“一对一”防控工作联络技术指导,现场督导300多次,指导医考护考、教师资格、公务员、艺术高考、研究生、建造师、工程师、造价师、经济师、导游资格等各类考试考点及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德马”、线下论坛、少代会、公益招聘等各类会议、文化活动的疫情防控工作共计60多场次,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对全市社区开展健康宣讲,为学校提供相关咨询讲座10000多人次。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全市疾控系统开展了农贸市场环境监测和冷链冷鲜食品经营环境监测。市本级还开展了针对流感样病例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累计监测近1700多份样本。

4甘于奉献勇担当

从1月中旬开始,应急处置队共分析、汇总2万多条信息,先后检测标本9600多个,确认病例82例,无症状感染者16人,准确率达到100%。中心派出2名同志对口支援湖北黄冈,荣获“黄冈荣誉市民”称号,所在团队被国家疾控局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中心获得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中心党总支获得由中共中央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谢朝梅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聂俊雄获得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6名同志受到市级立功奖励表彰。

四、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认真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及应急处置

1.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防控力度。

制定下发了《常德市2020年重点传染病监测防控方案》,对包括霍乱、鼠疫、人禽流感等为代表的14种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进行了周密安排,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严格执行了相关信息报送制度,5月重新启动了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传染病发生情况周报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相关信息报送制度。

2020年,全市共报告传染病疫情26481例,死亡85例;总发病率458.83/10万,较去年同期降低15.56%;总死亡率为1.47/10万,较去年同期降低21.27%;病死率为0.32%,较去年同期降低6.76%。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死率居前三位的病种分别为狂犬病、艾滋病和乙肝。全市未报告登革热输入型病例。市疾控中心联合桃源县疾控中心于5月启动了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并及时上报和反馈了监测数据,在监测过程中开展了针对居民的健康教育。1至53周,哨点医院报告门急诊病例186937例,其中流感样病例(ILI)9752例,ILI比例为5.22%。市城区两家哨点医院共采送咽拭子标本2327份,已检测2327份,分离阳性毒株6株,其中MDCK细胞分离毒株6株,均为H3N2型,全市未报告暴发疫情。5-10月份全市登记腹泻病人5182例,检索4258例;全市各级疾控部门采集并检测食品和外环境样品1250份,未检出霍乱弧菌。制定了《常德市2020年不明原因肺炎与人禽流感监测方案》。6月中下旬在武陵、鼎城、汉寿、安乡、澧县、西湖等多个活禽交易市场开展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和环境抽样监测,共完成职业暴露人群30人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标本采集任务,标本送省疾控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共报告狂犬病2例,(鼎城区、常德经开区各一例);报告出血热病例90例;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511例;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例(澧县1例)。以上疾病均呈散在分布,且受到各级疾控部门的密切关注,未发现扩散流行趋势。全市无人间鼠疫疫情报告,未发现大量死鼠等异常情况亦未发现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和SARS、MERS病例。

2.认真落实免疫规划各项措施

(1)落实常规接种。2020年,全市累计报告接种免疫规划疫苗90.39万剂(含本地儿童80.21万剂,流动儿童10.2万剂),报告接种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等27种非免疫规划疫苗95.57万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

(2)做好疫苗针对性疾病和AEFI监测处置。2020年,全市累计报告疑似麻疹(风疹)病例121例,无确诊病例,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08/10万。报告AFP病例21例,报告发病率为2.32/10万,无流脑、乙脑病例报告,麻疹、AFP病例及时报告率、调查率、标本采集率等指标均达到100%。全市累计报告AEFI病例307例,其中一般反应291例,异常反应15例,心因性反应1例,无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开展调查16例,符合补偿条件并申请补偿2例,AEFI监测报告及时率、调查率、个案完整率等监测指标均达到100%。

(3)强化疫苗冷链管理。加强冷链设备建设,更新一座25立方米的冷库,添加了疫苗冷藏车运输温度打印设备。全年累计接收免疫规划疫苗75.91万支(瓶/粒),接收注射器121.28万支、安全盒1.6万个,接种证9万本;配送免疫规划疫苗73.54万支(瓶/粒),下发注射器119.12万支,安全盒1.58万个,接种证6.7万本。所有疫苗均实现扫码出入库管理,疫苗接收、储存及配送冷链温度记录齐全,有效保障疫苗储存和运输安全。

(4)组织开展全市麻风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制定下发《常德市2020年麻风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8月龄~7岁儿童麻风类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共摸底目标儿童412990人,应补种7386人,实补种7139人,补种率为96.66%,活动后目标儿童接种率达98.27%。11-12月,组织开展了10-18岁人群麻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制定下发《常德市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补种活动正在进行中。

(5)调整脊灰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策略。转发脊灰和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策略调整技术方案,将脊灰疫苗程序由“1+3”调整为“2+2”。

3.全面落实性病艾滋病防控措施

2020年,按照现住址统计,常德市累计报告HIV/AIDS4810例,存活3481例,其中新报告艾滋病病例605例。累计干预检测MSM1456人次,确认阳性36人。干预检测暗娼410人。在新冠疫情期间,采取网络咨询、邮寄自检包的方式提供咨询检测服务,全市全年累计完成561人次咨询检测服务,初筛阳性24人,确认阳性20人,不确定结果3人,梅毒阳性1例,丙肝阳性1人已转介至医院治疗。下发《常德市2020年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已完成市本级承担的吸毒哨点监测400人份样本采集和问卷调查,新确诊HIV感染者1例,梅毒双阳31例,HCV抗体阳性70例。孕产妇哨点监测1-6月采集检测样本1919份。其中婚检362份、孕检1557份,HIV筛查阳性4份,梅毒双阳4份。全市55家艾滋病初筛实验室、239家艾滋病快速检测点累计完成141万人次HIV筛查检测,常驻人口检测率为24.3%。撰写性病疫情分析、艾滋病疫情分析4期。收集整理各县市区治疗点上送在治艾滋病病例病毒载量标本2490人份,送检比例为91.9%,病毒抑制率达到96.6%。全市暗娼干预覆盖率87.7%、HIV检测率87.3%,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覆盖率92.8%、检测率99.2%,吸毒者干预覆盖率100%、HIV检测率94%。存活病例随访和CD4检测完成率99.4%、配偶检测完成率99%、抗病毒治疗率91.7%、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毒抑制率为96.6%。

4.着力提高结核病控制水平

2020年,全市共报告肺结核患者5293例,报告发病率为91.7/10万;因结核病死亡2例,报告死亡率为0.03/10万。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035例,其中病原学阳性2567人,仅病理学阳性1人,病原学阴性2323人,结核性胸膜炎144人,其他肺外结核2人,病原学阳性率为52.5%。2019年全市登记肺结核患者5140例,诊断变更83例,转入耐多药治疗57例,成功治疗4750例,治疗成功率为95.0%。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全市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共7289例,定点医疗机构到位7013例,死亡87例,总体到位率为97.4%。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全市共登记耐多药高危人群207人,培阴19人,药敏试验183人,筛查率为97.3%;共登记病原学阳性患者2663人,其中培阴573人,药敏试验1920人,筛查率为91.9%;共报告利福平耐药患者58人,纳入治疗39人,纳入治疗率96.5%。2020年,全市累计应随访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034例,规范管理4992例,规范管理率为99.2%。累计筛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824086人,其中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1491人,胸片检查30659人,诊断为肺结核111人;筛查糖尿病患者316677人,其中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4058人,胸片检查人数6844人,诊断为肺结核22人。2020年,全市共报告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3起,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176例,其中确诊病例53例,临床诊断病例123例;共报告教师肺结核患者19例,其中确诊病例7例,临床诊断病例12例。

5.强化卫生应急

全市各级疾控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更加规范地开展了网络直报和相关信息的管理工作。2020年,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共向全市发出预警信息1817条,预警病种主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病原学结果、手足口、病原学阴性、麻疹、病原学阳性、流行性感冒等,初步判断为疑似事件者804条,经现场调查后确认为暴发/流行的有212起,预警信号阳性率为11.6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6起,其中传染病疫情事件55起、其他公共卫生事件1起;按照事件分级,未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5起,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起,无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累计波及或暴露人口9388人,发病300人,死亡0人。对发生于我市境内的56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得到了有效处置,其中55起并已结案。5月和12月分别由中心人员授课,对各县市区疾控中心相关专技人员进行了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县市区疾控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处置能力。

(二)扎实做好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病及学校卫生防控工作

1.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力度

年初制订了市城三区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和全年防治工作规划。全年完成血检查病4000人,粪检查病153人,化疗300人,查螺150万m2,灭螺10万10m2,培训乡村医生43人。对市城三区所有流行乡村历史有螺环境及可疑环境进行查螺,共查螺190.00万㎡,未查出钉螺。对市造纸厂芦苇转运码头及芦苇堆放地等可疑有螺环境进行了药物灭螺,灭螺面积为10万㎡。对居民监测,询检查病31306人,阳性303 人, 血检4618人,未发现血检阳性者,粪检303人,未发现阳性。与鼎城区和桃源县血防办一起对接壤的河洑镇、高湾镇、中心村、市造纸厂等地,进行了联合调查,提出了共同防治措施,防止上游钉螺扩散到市城区,力保市城三区血防安全。如期完成了桐林坪村的查螺任务,共调查92100㎡,未发现钉螺。常住居民血检310人,流动人群血检205人,均未发现阳性;引进家畜粪检106头,未发现阳性。

2.扎实推进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按照省市监测方案要求,在9个县市区开展了盐碘、孕妇和儿童尿碘水平等内容的碘缺乏病监测工作。2020年全市8—10岁儿童尿碘水平监测结果中鼎城区尿碘最高,武陵区最低。全市碘盐覆盖率为99.73%,各区县市碘盐覆盖率均在90%以上,碘盐合格率全市为93.8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59%。妇盐碘水平监测结果显示,全市碘盐覆盖率为99.56%,盐碘合格率为95.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78%。抽查鼎城、汉寿县、桃源县进行儿童甲状腺B超,未发现儿童甲状腺肿大。在水源性高碘地区共检测600名儿童及115名孕妇尿样,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以内。从6月份起,每月对十三个水源性高碘村采水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结果及时报送鼎城区与西湖区,促进改水工作。对“三热”病人开展疟原虫镜检复核工作,各区县市血片镜检及复核情况已上报专报系统并审核。全年全市报告报告6例疟疾病例,均为国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全部完成病例报告、调查、疫点处置等工作。

3.提升慢性病防控水平

(1)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积极推动示范区建设工作。津市市已建设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武陵区已提交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申请,力争2021年通过国家专家技术评估。

(2)加强死因监测及重点慢病监测网报网审力度。制定并下发了2020年本市的死因监测工作执行计划。2020年,全市死亡人数38828例,死亡率672.76/10万,身份证填写比例99.93%,多死因链填写完整性60.90%,审核及时率 99.65%,死因编码正确比例 98.70%。共报告3类慢性病11446例,其中肿瘤34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790例、心脑血管事件3192例。

(3)配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2019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工作。确定筛查点及筛查任务数,完成宣传发动、流调、筛查等工作。

4. 加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

按照《2020年湖南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要求,全市9个区县级共调查学校76所,学生22119人,2020年,区县市已完成现场筛查工作,市级完成项目数据汇总、审核,上报待审。

(三)抓好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及检验检测工作

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依法履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职责。全年共监测样品1263份,其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173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41份,检出率30.83%;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监测样品100份,监测污染物项目5大类54项,上报数据1959条;各区县市地方特色食品采样990份。全市181家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医院共报告病例16712例,采集粪便标本185 份,阳性标本14份,阳性率7.57%;共监测报告24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撰写了油条含铝添加剂超标的风险预警信息,并上报给市政府、市卫健委及市食安办。

2.病媒生物监测。全年检查距离12千米,发现鼠迹12处,路径指数为1.00。采用双层叠帐法布设72帐次,捕获雌白纹伊蚊7只,帐诱指数0.19。通过路径法,行走距离30千米,调查水体数79处,阳性水体数19处,路径指数为0.63。采用勺捕法调查大中型水体120处,捞勺数1200勺,无阳性勺。采用目测法监测1670间房间,成若虫阳性房间数11间,侵害率为0.66%;蟑迹阳性间数9间,侵害率0.54%。采用笼诱法布笼64个,捕蝇70只,蝇密度1.09只/笼。采用目测法室内共监测115家单位,折合标准间1080间,阳性标准间22间,查获只数65只,室内有蝇房间阳性率2.04%,防蝇设施合格率92.24%;室外蝇类孳生地检查156处,阳性处数为6处,孳生地阳性率3.85%。

3.公共卫生监测。对全市城乡饮用水进行抽检,监测各类样品423份,合格395份,合格率93.38%。监测市城区二次供水单位106家,监测样品316份,合格296份,合格率93.67%。监测集中式供水13家,监测样品43份,合格样品35份,合格率81.4%。监测管道直饮水27家,监测样品49份,合格42份,合格率85.71%。对市城区现有集中式供水水源沅江和备用水源桃源县黄石水库地表水开展了2次水质监测,并完成了监测结果和污染源调查分析报告。完成市城区医疗机构监测51次,抽检样品551份,合格532份,合格率96.6%。抽检医疗污水样品4份,合格4份,合格率100%。抽测血液透析用水样品11份,合格10份,合格率90.90%。对全市27家餐饮具消毒单位进行了抽样检测,共抽检样品786份,合格766份,合格率97.5%。抽检消毒产品和一次性卫生用品样品29份,合格29份,合格率100%。抽检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环境质量样品15份,合格15份,合格率100%。监测公共场所单位共26家,监测公共用品用具样品491 份,合格488份,合格率99.39%。室内空气质量监测20个单位,监测50点次,合格48点次,合格率96%。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监测样品546份,合格537份,合格率98.35%。监测土壤样品6份,合格样品6份,合格率100%。对全市10所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随机监督抽查,4所学校采光系数不合格,采光系数合格率60%。

4.检验检测工作。作为我市最早确认的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共完成了全市82例阳性病例的确证检测,检测新冠样品9600多份,培训和指导了区县市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举办了2期新冠核酸检测操作培训班。全年检测水质、空气、食品、环境及病原标本35245份,其中健康体检样本9042人、流感样病例标本1946份、手足口456份、霍乱样本240份,其他疫情标本123份,为流感、手足口及其他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行HIV检测1791人份,确证阳性580人,HIV感染者CD4检测3477份,丙肝、梅毒检测1023人份。还包括公共用品、餐饮具、消毒用品、霍乱、狂犬、登革热检测等。检测结果准确及时,无一例差错事故。

(四)加大健康教育与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通过省、市级主流媒体推送疾控动态、防控知识、专家提示及热点关注等信息350多条。疫情期间针对工厂、学校、社区、公共等场所疫情防控,每天向市民推送疫情防控指南,网络点击率累计超过100万次。并拍摄制作《常德市中小学复课防疫专题片》《常德市居民健康指南十条》等。常态化防控宣传时重点对节假日、季节交替、风险区域变化时推出疾控专家温馨提示,不断增强广大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3.24世界结核病日”、“4.25儿童预防接种日”、“4.26”疟疾宣传日、“5.15碘缺乏病宣传日”、“5.31世界无烟日”、食品安全知识、血防知识宣传周等开展宣传活动。中心网站启用一级域名。严格按信息公开程序,及时更新网页、公众号内容。

五、后续工作计划

1.加强安全生产及综治维稳。为应对疫情期间院落流动人口管理,严把门卫关,测体温、扫健康码、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为中心用电安全,投资近30万元安装了智慧用电安全监管系统。狠抓法制平安建设民调宣传,组织中心干部职工普法学习和考试,参考率、及格率达100%。注重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中心投入近万元更换消防设施,配合出租门面业主改建消防楼梯。为积极响应市政府关于活垃圾分类的工作部署,投入了7万多元,购买了四分类、二分类垃圾箱近80个,全智能、全封闭垃圾收集箱1个,为中心办公区域垃圾分类的推广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全年中心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和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一起负面舆情和网络安全事件,没有发生一起进京、赴省、到市非接待场所登记及集体上访,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

2.全面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完成2019年检验检测机构年度报告和资质认定监督检查自查有关数据的上报。及时、准确完成非疾病类样品受理、流转和检验报告编制、审核、签发及归档工作。起草并下发了中心《2020年质量管理工作任务》。3月初顺利获得了省市场监管局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23个参数扩项、9个参数扩方法),实现了中心检验检测能力的有效提升,目前中心检验检测能力已达19大类321项。截止11月中旬,共完成158台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适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中心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岗位设置管理、绩效考核等多项工作,今年9月,中心报请市卫健委党组同意后,对中心部分科室干部进行选拔调整,此次调整配备干部共12人,其中选拔内设机构正职5人(副科级),平级调整内设机构正职2人(副科级),因政策调整免内设机构正职1人(副科级),选拔内设机构副职4人(不占副科级职数)。通过干部选拔调整,优化了中层以上骨干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开创了工作新局面。

4.确保中心资金的安全运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日及时按上级要求上报相关日报表。完成年报直报系统新旧制度衔接、国有资产年报填报、核定非税收入成本等工作,确保中心资金的安全运作,保证了疫情期间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8月23日

 

附件: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部门决算公开表.xl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