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计划总结>详细内容
索引号: DW081-20161026-246574 所属主题: 计划总结
公开责任部门: 市疾控中心 发文日期: 2016-10-26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1-03-26 信息来源:市疾控中心 【字体: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围绕“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努力抓好急性传染病防制、免疫规划、检验检测和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积极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切实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和能力提高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从全局出发,周密部署,有计划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常德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加强中心制度体系建设和完善,巩固和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理念。

2、努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做好人才、技术和物资的储备。

3、做好以急性传染病为主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的防治。

4、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项措施和“四免一关怀”政策,建立健全防制队伍和监测网络。

5、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工作任务,控制和消除疫苗针对性疾病发生,完善全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6、做好全市食品、公共场所、饮用水和学校的卫生监测和大型活动的卫生保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专项监测任务;开展农村饮用水调查研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7、做好市直医疗单位、托幼机构及公共场所消毒效果和一次性卫生用品监测。

8、加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检测能力。

9、做好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

10、加强基层疾控人员技术培训,做好高等院校学生和进修人员实习指导工作。

11、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扩大媒体宣传力度。

12、加强科学研究管理。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中心内涵建设。

强化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巩固文明单位建设成果,大力创建“满意疾控”,激励干部职工敬业爱岗,积极向上。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结合《2011年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标管理方案》,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岗位明确职责,层层落实,完善制度建设,实行过错问责制。部分专项业务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负责人的积极性。不断完善中心网站建设,加强疫情网络维护,努力推进全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加强与各地州市疾控中心信息资源共享,做好疾控信息互通。定期收集国内外媒体报道有关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二)抓好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深化疾控机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争取编制,招聘专技人员,逐步建立疾控部门人员准入制度,规范业务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逐步实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市本级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市政府资金投入,完成预防医学大楼改造工程,实现公共卫生检测检验大楼的建设立项和动工,加强实验室建设,添置毒物快速分析、水质全分析等仪器设备。全面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修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工作,做好人才、技术、物资的储备。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与周边地区的疫情信息互通和联动机制。有计划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努力提高全市疾控系统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继续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1、做好甲流、人禽流感、流脑、腮腺炎等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按照监测方案全年开展流感哨点医院监测工作,结合症状监测,及时统计分析监测资料并生成报告。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进行霍乱、鼠疫、出血热、钩体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做好传染病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

3、加大狂犬病防控力度。开展犬伤门诊暴露人群监测,及时汇总、分析、上报监测资料。按照规范对发生的每一起狂犬病疫情及时开展调查处理,属本地病例者,将严格落实疫区净化措施。

4、加强艾滋病监测。认真做好RCC艾滋病项目实施工作,完成项目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艾滋病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全市艾滋病疫情监测,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各类防制信息。加强初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承担全市HIV抗体确认试验、CD4检测及其他相关试验。重点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规范管理,落实试剂采购供应计划。加强艾滋病防治政策措施、消除歧视和恐惧心理、免费检测、免费治疗等知识和信息的宣传,及时评估宣传工作成效。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指导,规范操作,落实 “四免一关怀”各项措施。加强对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的管理,通过自愿咨询检测点、药物维持治疗点、红丝带关爱中心等平台,对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给与技术支持和指导;充分发挥药物维持治疗防艾的作用,加强转介工作,提高收治人数;在重点场所大力推广安全套,对性工作者和男男同性恋人群实施行为干预。

5、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督导,全面落实国家中期规划的任务。加大对项目县的查病、化疗、查螺、灭螺、卫生宣教、控制传染源等专项工作的督导力度,确保实现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制定的目标。积极预防,及时调查处理突发疫情,控制或减少急性血吸虫病感染,不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爆发流行。做好城区血吸虫病疫情监测,防范钉螺向城区内扩散。

6、加强结核病防治项目工作,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加强政府承诺和医防合作,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率、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和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筛查率。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痰涂片质量。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特别是对新入学学生和在校寄宿生适时适度开展结核病筛查,防止肺结核在学校传播和蔓延。加强督导和DOTS的质量控制,提高全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7、开展对蚊、蝇、蟑、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8、完成湘澧盐矿和居民户的碘盐监测任务,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认真开展“5.15”第十八届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巩固消除碘缺乏病成果。切实抓好“三热”病人(疟疾、疑似疟疾及原因不明的发热患者)血检,防止输入性疟疾的传播与流行,巩固消灭疟疾成果。抓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降低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做好慢性病防治示范点工作。

(五)全面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确保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接种率≥90%,含麻疹类疫苗2针次接种率≥95%,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80%以上。严格AFP、麻疹等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监测,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要求。进一步规范AEFI的报告、调查诊断工作。进一步落实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疫苗价格管理的通知》精神,规范全市Ⅱ类疫苗供销渠道。

(六)做好公共卫生监测和管理工作。

切实抓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掌握全市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情况。继续做好市直管食品、公共场所、饮用水的常规卫生监测和档案规范管理。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类重大活动的卫生监测和传染病防治的保障任务。加强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试点工作,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监测并严格考核验收务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对市直管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空气质量开展卫生监测与评价。

(七)强化卫生检验工作。

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定期开展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按时完成各项监测检验工作。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和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查和科学研究。落实应急检测试剂、标准品的储备,提高应急处理检测能力。继续摸索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检测方法,收集相关的检验标准和技术规范,引进快速检验技术和方法。加强食源性食物中毒检测能力开发。

(八)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预防医学门诊工作。

进一步做好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等工作。开展业务培训,实行岗位练兵,重点开展犬伤处理和休克急救。加强与各地疾控中心的健康检查相关信息沟通。

(九)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配合各时期疾控工作重点,通过印制宣传画、板报、群众性集会、广播、电视等,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和青年志愿者服务。主动与新闻媒体沟通,争取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及时报道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单位的亮点,及时跟踪报道我市相关疫情信息和各类事件处理过程。利用全国高血压病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无烟日和肿瘤防治宣传周,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在全人群和目标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结合“4.25”广泛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活动。在“世界艾滋病日”期间,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综合能力。

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估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完成已立项的科研课题研究或已完成课题的结题申报。结合本市实际,开展艾滋病、突发事件快速检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线调查资料的科学研究。

(十一)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合理安排专业人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积极鼓励各类专业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发挥市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作用,面向基层开展培训项目,主要以法定传染病、计划免疫、公共卫生、消毒、检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培训内容,提高基层人员的传染病疫情现场调查处理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

                                                                                        二O一一年三月八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