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DW081-20180319-246995 | 所属主题: | 计划总结 |
公开责任部门: | 市疾控中心 | 发文日期: | 2018-03-19 |
常德市疾控中心2017年年度工作要点
根据市卫计委总体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2017年我中心将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服务大局,勇于担当,扎实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提升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为建设健康常德、幸福常德做出应有贡献。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中心的实际情况草拟《人才招聘计划》,组织开展公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聘用工作,优化中心干部队伍结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好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做好岗位管理、职称工资、社会保险工作。
二、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行风作风建设、纪检监察工作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组织学习上级通报的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荷花品格、梅花精神”系列廉洁教育活动,参与常德故事征文演讲、民情日记征集、名家(道德)讲堂等活动,及时有效开展例行谈心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约谈、“两同时”谈话,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推进责任落实。
三、加强宣传工作。抓好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媒体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强化新闻媒体宣传,深入挖掘培育先进人物,宣传推介工作成绩、科研成果及健康教育。提升自媒体影响力,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疾控动态、养生信息、健康知识等。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全国预防接种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纪念日开展重大疾病防治主题宣传活动。
四、加强教学工作,做好科研推广。做好中心专技人员的医学继续教育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员业务学习,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撰写论文。
五、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升实验室科研创新能力。做好流感、人禽流感等各项重大传染病检测,保证病毒分离率稳步提高,积极开展流感病毒鸡胚培养。拓展饮用水检测项目。完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并指导区县提高食品与盐碘、尿碘、水碘等地方病的检测能力。
六、加强慢性病综合防制。继续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持续加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力度与死因监测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各县市区死因登记报告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遵循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总体要求,对慢性病与营养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整合和提升,切实加强信息的管理与安全保障。加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与全国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与营养工作进展等信息的及时准确报送。
七、加强急性传染病防制与应急处置工作。抓好以霍乱、鼠疫、手足口病、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性腹泻、布鲁氏菌病、流感、登革热等为重点的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完成相关监测任务,指导落实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大规模暴发流行。做好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日常评估和专题评估。搞好培训演练,促进能力建设。加强督导检查,提升工作质量。
八、切实做好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综合干预、抗体检测、随访管理和抗病毒治疗各项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HIV检测的覆盖面,加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民营医院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点工作力度,提高检测针对性,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各县市区人口检测率要达到13%以上。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HIV/AIDS随访、CD4检测、结核筛查、配偶HIV检测等工作要达到国家要求。做好对失足妇女、男男性接触者、吸毒人群等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工作,有效减少HIV经性及吸毒途径传播。做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转入定点医院工作、逐步推行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做好针对各类人群的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市大、中学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让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在大、中学制度化、常态化。加强性病防治工作,提高全市梅毒诊断、疫情报告、治疗的规范性,落实梅毒规范化医疗服务的要求。
九、免疫规划工作。扎实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管理,确保各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0%以上,乙肝首针及时率达到90%以上,麻疹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麻疹类疫苗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持续推进全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使用管理,确保各单位的疫苗扫码入库率达到100%,接种单位扫码接种覆盖率达到100%,接种单位疫苗扫码接种率达到95%以上,儿童基本信息和接种信息填写准确性、完整性达到95%以上。扎实开展好2017年全市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确保目标儿童麻疹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认真做好春、秋两季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确保学校及托幼机构查验率达到100%,所有儿童查验率达到95%以上,儿童补证率达到98%以上,漏种儿童补种率达到90%以上。
十、加强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工作。继续加大血吸虫病防治力度,确保市城区血防安全。完成对石门县、武陵区、西洞庭管理区达国家血吸虫病消除标准的考核验收工作。做好全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督促与指导,完成相关报表等资料的审核上报。做好消除疟疾资料收集、整理及对各区县市督导的工作,迎接国家消除疟疾工作考核验收。完成全市碘缺乏病检测工作任务,开展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工作。
十一、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防治服务体系,在保证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的前提下,稳妥推行结核病防治诊疗转型工作。提高结核病防治服务能力,实现及早发现并全程规范治疗、管理结核病患者。加强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管理,积极改进和完善以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重点的结核病患者保障政策及机制。加强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及人群的结核病防控,防止聚集性疫情发生。
十二、加强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制定常德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开展鼠类、蟑螂密度监测及蟑螂抗药性监测工作。配合市卫计委做好鼠类、蟑螂密度控制单项C级达标考核评估工作。开展蚊虫、蝇类常规监测工作。做好生活饮用水及二次供水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公共场所监测。开展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用水的卫生监测工作。做好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消毒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体检督导工作。做好医疗结构的消毒质量与感染因素的监测工作。加强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使用单位的监测。及时录入上报生活饮用水监测报表、食品样品信息及检测结果。
十三、加强业务培训及督导工作。各业务平台制定详细的全年业务培训与督导计划,对全市各县市区卫生单位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定期、分批举办相关工作的督导与培训,根据各级各类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及工作要求,加强培训及对各县市区疾控工作督导检查的力度。统一、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各级工作人员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更好的为全市人民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