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计划总结>详细内容
索引号: 所属主题: 计划总结
公开责任部门: 市疾控中心 发文日期: 2018-03-19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02-28 信息来源:市疾控中心 【字体: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计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中心”为已任,发扬严谨、务实、团结、奉献的作风,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疾病预防能力,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控,认真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巩固地方病、寄生虫病防制成果,积极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全面提升疾控服务水平,努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不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

一、认真落实党建工作

(一)制定了中心《党建工作计划》、《“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方案》,量化了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责任。全年,中心各党支部组织专题学习讨论达30余次。编印了《数字时事政治手册读本》,认真收集中央、省、市相关时事政治内容达70余条发放至全体党员干部,提升了中心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质。同时,对各支部履行党建工作职责、落实上级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整改,确保政令畅通。全年开展督导检查4次,查阅各党支部及党员 学习教育记录、开展活动资料等材料,总结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和“红星云”手机移动平台测试工作。对党员基本信息采集及“红星云”手机移动平台测试工作进行了系统辅导。按时、高效、准确的录入到湖南省组织工作应用系统云平台和智慧党建基础数据信息采集平台,信息录入率达100%。各党支部组织并指导党员按照时间节点进行“红星云”手机移动平台注册激活和进行网上学习。截止目前,中心在职党员“红星云”手机平台激活率达100%,离退休党员激活率达54.76%,学习园地栏目中党员最高学习积分达到了1600多分。

(三)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和党性账本。制定了《党员积分管理实施办法》和党性账本,两者相结合,实施记录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情况,党员按照月末自主申报、季末公开公示、年底综合评定的方法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并把党员年度积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依据,为党支部加强党员管理提供了平台,有效促进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四)开展“党员强党性”、主题党日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党员强党性”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的实施意见》和《主题党日活动制度》,以戴党员党徽、亮身份、强党性为基本主题,明确了党员在党内活动中一律称同志、党员在法定工作日上班期间自觉佩带党员党徽等要求,同时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活动,要求各党支部结合实际,每月固定一天作为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开展活动。截止12月份,中心各党支部共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达37次。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一是庆七一系列主题活动,主要有:开展了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知识测试,以考促学,引导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党章党规党纪知识;开展了“荷花品格、梅花精神”廉洁知识抢答赛,让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展了 “送温暖送爱心”走访慰问活动,组织党员赴石门县维新镇阳虎峪村为结对困难户送上米油和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为他们送去党的关怀和祝福。二是以“防治糖尿病·健康进社区”宣传活动为契机,深入滨湖社区开展“双报到”“双共享”“双结对”“双通报”的“四双”活动,构建了社区党组织、中心党总支和在职党员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党建格局和服务体系。三是开展了“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共搜集家训格言54条,推动形成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共识,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四是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收听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盛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邀请市委讲师团副主任葛锐以“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愿景”主题进行了宣讲;各党支部组织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大”为主题学习讨论活动5次;同时,在中心官网、微信公众号及宣传栏中设立了党的十九大宣传教育专栏,通过积极开展学习宣传,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覆盖全员、深入人心,迅速在中心掀起学习热潮。

(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强化廉政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行风建设工作方案》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与责任追究方法》、《纪检监察工作要点》等制度,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党总支书记与分管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职责。二是开展廉洁教育。党总支书记《领会全会精神、树牢规矩意识,争当一名合格疾控卫士》为主题,为中心全体党员上了一次廉政党课;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了《榜样的力量》、《蜕变的权利》正反教育片,每名党员撰写了心得体会,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进一步促进党员学习廉政法规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开展了廉洁知识测试,参考率达100%。三是落实廉政谈话。制定了《市疾控中心“两个责任”谈话制度实施方案》、《市疾控中心廉政谈话记录具体要求》,明确谈话对象、谈话人、谈话内容、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年初至今,中心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班子成员分别与科室负责人、党员干部进行了谈心谈话,其中例行谈话14次、349人次,两同时谈话124次、229人次。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达到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目的。

二、业务工作稳中有进

(一)切实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

1.加强重点急性传染病防控力度。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制定下发了《常德市2017年重点传染病监测防控方案》,对包括霍乱、鼠疫、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为代表的14种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进行了周密安排,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截止到12月17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25207例,总发病率为431.33/10万,较去年同期上升1.73%,死亡69例,累计死亡率1.18/10万,较去年同期减少46.82%,病死率为0.27%,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死率居前三位的病种分别为狂犬病、艾滋病和乙脑。中心制定了《常德市2017年不明原因肺炎与人禽流感监测方案》,全年未发现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和SARS、MERS病例。检出霍乱弧菌阳性4份(其中市本级和武陵区各检出2份), 均为O139群产毒株。阳性结果及时推送给食药监等相关部门,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与管控工作。报告登革热病例1例,为输入性病例。全市累计报告7105例手足口病病人,重症患者22例,疫情较去年同期下降31.15%,实验室诊断病例413例,发现EV71阳性比例为9.93%,比上年度同期减少了38.8个百分点。全市共发生流感暴发疫情5起,均及时进行了有效处置。全年未发现人间鼠疫疫情,亦未发现大量死鼠等异常情况。中心共捕鼠142只,采集鼠血标本142份,通过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全年共报告狂犬病7例,其中桃源县3例,石门县2例,汉寿和澧县各1例;报告出血热病例41例;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601例。以上疾病均呈散在分布,且受到各级疾控部门的密切关注,未发现扩散流行趋势。

2.网络直报更加规范。全市各级疾控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更加规范地开展了网络直报和相关信息的管理工作。截至12月17日,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共向全市发出预警信息1117条,预警病种主要为手足口病、麻疹、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初步判断为疑似事件者246条,经现场调查后确认为暴发/流行的有85起,预警信号阳性率为7.61%。

3.卫生应急事件处置更加及时有效。全年发生于我市境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5起,其中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未分级事件6起,均为传染病疫情事件,累计发病629例,死亡1人(乙脑死亡1例)。在这15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过程中疾控部门均有不俗表现,具体表现为领导重视,指挥有力,信息畅通,报告及时,响应迅速,采样规范,操作得当,有效处置每一起事件均能圆满结案,未造成重大社会经济损失。10月27日,市疾控中心举办了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防控培训和演练,本中心全体应急队员和辖区内各区县市疾控中心分管领导、相关业务骨干等参加培训并观摩演练。

4.全面落实性病艾滋病防控措施。截止11月底,全市累计疫情达到 2993例,累计存活HIV/AIDS 2208例,新发现HIV/AIDS453例。市本级咨询检测门诊累计接受555人次咨询检测,初筛阳性52例,确认阳性43例。截止11月底全市艾滋病抗体检测点累计开展检测82.6万人次,人口检测率14.1%。累计检测MSM999人次,初筛阳性39人,确认阳性27人。市本级全年干预MSM2400人次,检测600人次。全市5个国家级哨点监测点,市本级承担2个监测点。截止2017年10月,常德市正在治疗人数为1891例(成人1885+儿童6),治疗率85.6%。首次随访及时率及哨点监测完成率均为100%,HIV/AIDS随访和CD4检测率为98%,病毒载量检测比例为92%,配偶检测率为95%,结核筛查率为100%。继续完成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试点网络干预监测,提高了检测可及性,最大程度保护目标人群隐私。

5.加大血吸虫病及疟疾防治力度。市城三区查螺共投工日300个,调查面积192.55万㎡,查螺21989框,未查出钉螺。对市造纸厂芦苇转运码头及芦苇堆放地等可疑有螺环境进行了药物灭螺,灭螺面积为10万㎡,完成了全年灭螺任务。血检24618人,未发现血检阳性者;粪检300人,未发现阳性。全年共报告8例疟疾病例,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且全部完成病例调查、报告、疫点处置等工作,并通过国家终审。

6.巩固结核病控制成果。全年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继续维持在100%。截止到12月20日,全市共发现并免费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346例(其中涂阳患者149例、涂阴患者2821例、结核性胸膜炎35例)、肺外结核1例,病原学阳性率为34.3%。发现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8例,完成全年任务数的51.4%(18/35)。全市共登记耐多药高危人群筛查率为107.8%,登记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6.1%,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5.0%。

(二)突出抓好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

1.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定了《2017年常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和《2017年常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细则》。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定期在9个县市区采集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危险因素、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等样品422份。其中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采样230份,检测项目990项,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危险因素监测采样192份,检测项目1485项。全市3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定点医院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4011例,1家承担生物样本采集工作的哨点医院采集样本122例。全市共报告19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2.做好环境卫生和生活饮用水监测。监测出厂水12家,监测样品58份,合格14份,合格率24.14%;监测末梢水40家,监测样品143份,合格123份,合格率86.01%;自建集中式供水3家,监测样品16份,合格率100%;管道直饮水31家,监测样品37份,合格34份,合格率91.89%。监测了46家单位的公共场所控制质量共134点次,合格102点次,合格率为76.12%。采集公共用品用具1243份样品, 合格12361份,合格率99.44%。对城市市政供水、二次供水、管道直饮水128家市直管生活饮用水单位水质卫生质量进行抽样监测,共抽检水样513份,合格440份,合格率为85.77%。监测市直管医疗保健机构、全市医院血液透析用水单位、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托幼机构、集中餐饮具消毒企业、集中空调使用单位、游泳场馆等场所共计176家,监测各类样品2105份,合格2003份,合格率95.15%。

(三)认真落实免疫规划各项措施

1.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截止11月底,累计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124万剂次,其中本地儿童110万剂次,流动儿童14万剂次。接种狂犬病疫苗、脊灰灭活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等18种二类疫苗44万剂次。其中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接种率都达到90%以上。在预防医学门诊部接种方面,共接诊动物咬伤患者4449人,成功有效地接种狂犬疫苗24284人次,并严格按照要求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11753支;经过两对半抗体检测,接种乙肝疫苗2972支;接种流感疫苗176支。接诊人次比往年增长了1145人,全年无投诉举报和接种安全事故发生。

2.做好针对性疾病监测,确保麻疹、AFP、乙脑、流脑等针对性疾病监测指标达到要求。全年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8例,AFP报告发病率为2.34/10万,经省疾控中心检测均为阴性,继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全国AFP监测方案》的要求。截止到12月15日,报告疑似麻疹、风疹病例164例,确诊麻疹病例7例、风疹1例、排除150例,6例正在检测中。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12/10万,无死亡病例,排除麻疹病例发病率为2.57/10万。截止12月15日,全市报告乙脑1例(澧县),死亡1例,发病率为0.02/10万,无流脑病例报告。

3.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截止到12月15日,全市共报告AEFI病例318例,其中一般反应295例,异常反应20例,偶合症3例。一般反应中发热/红肿/硬结259例(87.80%);异常反应中,麻疹猩红热样皮疹6例(30%),过敏性皮疹5例(25%),荨麻疹4例(20%),过敏性休克2例(10%),卡介苗淋巴结炎2例(10%),热性惊厥1例(5%),偶合症均为其它疾病。48小时报告为99.06%,调查率为100%,3日内调查表报告率为95.65%,AEFI个案完整率为100%。完成2例异常反应病例相关资料审核上报。

4.推进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统计分析疫苗扫码入库率、扫码接种率、儿童信息完整率等指标督促各地提高信息系统使用效率。目前,全市248家预防接种门诊和48家产科医院均实现扫码接种,11月份疫苗扫码接种率达到94.32%,0-6岁儿童基本信息完整率达到92.22%,儿童接种信息完整率达到96.31%。

5.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接种证查验工作。全市共查验小学和托幼机构1533家,查验覆盖率为100%。应查验儿童127375人,实查验儿童127082人,查验率为99.77%;持接种证人数124940人,应补证人数2142人,实补证人数1832人,补证率为85.53%;应补种人数28483人,实补种人数14869人,补种率为52.20%,后续补种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扎实推进地方病、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1.碘缺乏病及疟疾防治工作。按照省市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市9个县市区开展碘盐监测工作,共采样2713份,调查儿童1200个,孕妇600个。

2.慢性病防治工作。截止到11月底,全市死亡人数33505例,死亡率625.44/10万,身份证填写比例99.33%,多死因链填写完整性74.72%,审核及时率99.30%,死因编码正确比例98.38%。本年度共创建了49家健康支持性环境。成立了常德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管理办公室,并参与项目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常德市2017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实施方案》。津市市已成功创建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武陵区和澧县疾控中心已提交创建方案力争明年通过验收。

3.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健康教育宣传效果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普遍好评,获得了全省疾控系统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在“3.24世界结核病日”、“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4.26疟疾宣传日”、“5.15碘缺乏病宣传日”、“5.31世界无烟日”、“高血压日”、“脑卒中日”、“12.1预防艾滋病宣传日”、食品安全知识、血防知识宣传周等专题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中心通过电视、广播宣传44次、刊登报刊宣传9篇、散发宣传资料及宣传单12.08万张、发放宣传画240张、宣传栏及盾牌103块、悬挂横福505幅、街头宣传105次、招募新志愿者40人,累计接受群众咨询3155余人次,利用电视台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开展手足口、麻疹、霍乱、禽流感、结核病、碘缺乏病、血吸虫病等的防控宣传,社会反映好,效果明显,利用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积极推荐中心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树立了良好的疾控形象。在4月24日至5月2日开展的“赢小米女神手机-2017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有奖竞答”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常德尚一网户外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预防接种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心积极向市文明办投稿,全年共上报简报20期,被采纳18期。通过主流媒体刊发工作动态、健康知识、党建活动、文明创建等报道:国家级1篇,省级3篇,市级媒体70篇。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防控水平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卫计委、财政、发改等部门的支持下,中心对院落进行了改建,新增车位至87个,安装摄像头27个,院落环境得到了改善,安全得到了保障。完成了检验检测大楼的装修及搬迁工作,提升了中心的检验检测能力。

(二)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根据《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业务学习计划》,定期举行了四期全员业务学习:聂军雄主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知识讲座》、谢朝梅主讲《流感监测与病毒分离》、辜宏胜主讲《预防免疫接种知识讲座》、肖慧芳主讲《慢性病人群运动管理》。课后还进行了测试,保证了授课效果,且中心派员积极参加了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班。

(三)提高了检验检测能力和科研能力。完成的“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监测方法研究”获得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开展鸡胚培养项目,分离鸡胚毒株9株;开展的新技术 PFGE检测,首次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四)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教育活动。中心举办了“参观美丽乡村建设,欢庆党的十九大召开”、“迎新春晚会”、“向雷锋同志学习”征文征稿、“魅力穿紫河”摄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传唱比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环湖健步走、骑行等活动。彰显了中心文化建设的辐射力,凝聚人心,树立形象,提升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每季度开展一次的道德讲堂,提升了大家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境界,增加了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8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我市“一三五四”的发展战略目标,推进“新常德新创业”。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着力抓好班子建设、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规范管理,积极履职,打造疾控品牌,树立疾控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疾控环境,夯实应急处置的能力基础,建立全民参与的慢病防控体系,健全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风险监测网络,奋力创造常德疾控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年1月11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