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血吸虫病疫情简介
一、 历史流行概况
常德市位于西洞庭湖区,垸内有沅水、澧水、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纵横交错贯穿全境,历史上是严重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病在我市流行已有2100多年,中国首例血吸虫病病人就是在我市发现。1905年美籍医生罗根在广德医院(现第一人民医院)为常德县周家店一渔民作检查,在粪便中发现在血吸虫卵。
我市历年来所辖13个县(市)、区、农场(汉寿、安乡、澧县、鼎城、津市、临澧、石门、桃源县、贺家山农场、涔澹农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武陵区(含德山开发区、柳叶湖渡假区)均有血吸虫病流行,历年累计查出病人33.8万,占全省累计查出病人的31%。
二、 流行现状
有流行乡镇(分场)143个、流行村1417个,流行区人口212.3万,推算尚有病人9540人,其中晚血吸虫病人1378人。经过50多年艰苦努力,全市于2008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武陵区于1992年,石门县、西洞庭管理区于1996年,桃源县于2015达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西湖管理区、涔澹农场于1996年,安乡县、临澧县于2013年,鼎城区、汉寿县、津市市于2014年,澧县于2015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到2015年常德市92个乡已达传播控制标准,51个乡已达传播阻断标准。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0.21%,耕牛粪检阳性率0.18%。现已无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人发生。
全市现尚有钉螺面积48863.3648万平方米,其中垸内1053.6672万平方米,垸外47809.6976万平方米,易感地带面积19327.1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