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谢朝梅
清明节快到了,又到了草长莺飞的季节,远眺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我似乎看到了母亲在田间劳作的背影,虽然她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可她慈祥的面容,坚定的眼神,温暖的话语永远烙在我的记忆中。
母亲没读多少书,只依稀认得一些简单的文字,但很支持我们读书,70年代的农村,填报肚子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何况还要供我们三姐弟读书,记得每年开学的那几天,是母亲最发愁的日子,她总是一遍又一遍的数着那一角一分邹巴巴的纸币,那是她辛辛苦苦卖小菜攒出来的,可是还是不够我们的学费,有一年她只好变卖了外祖母传给她的一对银手镯,这是已故外婆留给她的念想,母亲的心里藏满了忧伤和愧疚,她原本是想留给我的,可是没有别的办法。
母亲心地善良,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村里有一位孤寡老人,常年卧病不起,开始还是有很多热心人给她送饭送水,可是时间久了,大家就慢慢淡漠了,只有我的母亲善始善终,每天端茶送饭,洗衣擦地,一直到老人寿终正寝。母亲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厚道,要行善积德,她一生都是这样做的。
母亲很能吃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我们做饭,天亮后,便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晚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给我们缝衣做鞋,一直到深夜。我读中学时,母亲对父亲说:孩子们都大了,要有自己的房间读书,我们自己动手修房子吧,于是母亲和父亲起早贪黑亲手做砖胚,就是在田地里用泥巴一块一块的垒砖,很辛苦的活,好不容易垒起了5万块砖胚,准备风干后用窑烧制,结果一次罕见大风暴,所有的砖胚转眼变成了泥堆,母亲伤心的哭了,可是第二天,母亲和父亲又开始下地做砖了……经过一年艰辛的努力,一幢上下8间的楼房拔地而起,那可是我母亲父亲用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一砖一瓦垒起来的,20多年过去了,老家的楼房依旧巍然矗立!
母亲最高兴和自豪的事就是把我们三姐弟培养成了大学生。我清楚的记得:放榜的那天,母亲陪我去拿通知书,一路上我很紧张很忐忑,怕落榜,母亲不停的开导我,当我把烫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拿给母亲看时,她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我从没看见母亲如此开心过,后来我回想,这也许是我给母亲最好的礼物。接下来的日子母亲没日没夜的忙碌,为我准备上学的行李,冬天的毛衣、夏天的蚊帐、出门用的雨伞、感冒用的艾叶,所有她能想到的,都分门别类藏在我的包裹里,我问母亲咋不累,母亲微笑:妈心里高兴!开学时,母亲依依不舍送了我很远很远,等很久我回过头来,她还站在那里望着我,从此,等我们的来信便成了母亲的寄托,一段时间没收到信了,母亲便开始担心挂念起来,是不是缺衣少粮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待我们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想报答母亲的时候,她却过早的离开了人世——带着对儿女们深深的眷念和无尽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她没能给我们留下金银钱财,只留下一箱亲手制作的布鞋,不同规格不同款式整整一满箱,满载着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
母亲虽然永远的走了,但她留给了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她的勤劳、勇敢、善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市疾控中心2017年“庆三八”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