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 廉洁为人 —— 听廉政党课有感
中心彭进主任和袁家新书记近日给全体干部职工分别上了以《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和《建设廉洁常德 把握好三个环节》为题的廉政党课,感触颇深。对于两位领导讲课中提出的工作人员廉洁和孝敬父母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更是有感而发。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儒家提出的一种行为标准。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所以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唱妇随等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可以为形成敦厚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现代社会,虽然家庭伦理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孝亲敬长,仍然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古人道:“慈鸦尚为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意思是说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父母,就连禽兽也不如!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与艰辛,每个人都应该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
今天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 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孝老”。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留下的一种美德。那么,作为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又应该如何去行“孝道”呢?在现实生活中,有少数党员干部片面地理解了“孝”的含义,奉行错误的“孝道”观,甚至做出了有违“孝道”的事情。像原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就是这样的“大孝子”。母亲曾多次提醒他要做好官,为民办事,他在生活中确有孝顺之心,却由于自己工作上的严重腐败问题,最终结出的却是“不孝”的恶果。同样,普通工作人员也有滋生腐败的土壤,权力的滥用、金钱的诱惑等等,无一不是具有侵蚀作用的糖衣炮弹。
有人认为只要能让父母享受好物质生活,就算是尽了孝心,这其实只是“小孝”;有人认为动用一下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力为家人打招呼、谋私利就是面子的体现,这其实是在行“逆孝”hellip;hellip;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行为表面上看是在行孝,其实都已背离“孝敬”的真实含义。
实际上,对于天下的父母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子女谨遵长辈教诲,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论是为官者还是无官者,让他们为自己的子女感到自豪和骄傲mdash;mdash;这也是体现孝心的最佳方式。试想,如果因为不良行为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不仅无法为父母颐养天年而尽责尽孝,还将莫大耻辱留给了父母亲人,这岂非是最大的不孝?!
我们或许不能给父母提供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或许不能时时陪伴在他们身边,但作为每一名国家工作人员,我们时刻律己,将廉洁习惯融入工作生活的每一细微之处,清白为人、清正做事,让日益年迈的双亲不操心、不担心,享受平静恬淡的生活,他们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最好的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