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党委书记郑家火在常德市疾控中心成立五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承载五十年辉煌,向未来启航
--在常德市疾控中心成立五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市卫生局党委书记 郑家火
金秋十月,金桂飘香。
在如此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常德市疾控中心成立五十周年。首先我谨代表常德市卫生局党委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常德市疾控中心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在一线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最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五十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刚才,我听了疾控中心两任领导同志的讲话,深深体会到过去五十年常德市疾控事业的飞速发展。疾控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市领导多次到疾控中心视察,公共卫生投入逐年增加,人员队伍不断优化,仪器设备日益精良;疾控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国家、省疾控部门的关心和指导,卫计委、国家疾控和省疾控专家领导多次莅临疾控中心检查指导工作,使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推动,疾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疾控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疾控人的共同努力,在重大疫情发生时,疾控人不怕辛苦、连续作战、尽职尽责、冲锋在前,尤其是党员勇挑重担,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一场场战役的胜利,从科学战胜“非典”,到积极主动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从营养与食品安全到环境与健康的技术支持;从传染病流行的防控到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控,保障了常德人民的生命健康,这是一支沉着应对、科学处置、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队伍,是一支全市人民信得过的队伍。
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常德市疾控中心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病控制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科学规范管理工作都得到了极大提高,资质建设加强了,拥有了很多个“第一”:“全国首批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国家级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全国城市饮用水监测网络实验室”、“全国食品风险监测网络实验室”、“湖南省级鼠疫监测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hellip;hellip;成功打造湘西北第一的地市级技术服务平台,面对重大疾病疫情,从容应对,处理得心应手。
同时我感觉常德市疾控中心的内部管理也是一流的,中心坚持竞聘上岗、双向选择制度,中层干部逐步实现年轻化、知识化,在文化建设、业务学习方面也很有特色;疫情管理日趋规范,重大疾病防控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境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科学及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稳步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当然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疾病控制任务越来越重。第一次卫生革命所承担的控制、消灭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以自然因素为主的疾病);第二次卫生革命所要防治职业病和慢性病等技术还有待发展(以社会因素为主的疾病),而第三次卫生革命的任务也来临了,第三次卫生革命的内容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以疾病为主要内容、而是以健康促进为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疾控工作者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地制宜,探索一套常德德特色的疾病预防控制新模式。
1、要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竭力打造安全的“防疫”大堤,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一道健康的铜墙铁壁。
一是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加大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推行预防干预措施,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大艾滋病人医疗救治力度,艾滋病发病控制在全省低流行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突发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防治,做好救灾防病工作。
二是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实施免疫规划免费接种,执行疫苗分类管理规定,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加大对薄弱地区和重点地区的督导检查,提高“七苗”有效接种率和覆盖率,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加强脊灰强化免疫,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发病率,消除疟疾,巩固消除碘缺乏病的成果。
三是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建立由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网络,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重点,加强综合防治示范点建设,广泛开展大众健康教育,帮助和引导广大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力度,提高精神卫生防治水平。
2、要贯彻毛主席的讲话精神,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中去,重视农村卫生工作。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是毛泽东在1965年6月26日提出来的。毛泽东“六middot;二六”指示发表以后,我国医疗资源“重城市轻乡村”的情形得到扭转。
四十八年过去了,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明显加强,城乡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城乡的卫生差距还比较大,尤其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卫生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新的情况。一是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还比较多,不少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给疾病防治和环境整治增加了新的难度。二是不少地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一些重大传染病、地方病、人畜共患病、慢性病仍在严重威胁农民群众的健康。应该说,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最薄弱的地方仍然在农村,受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威胁最大的人群仍然在农村。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根据新的形势,把工作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把疾病预防与农村卫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紧密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要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生活习惯与农村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关系,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高自身素质。要大力弘扬健康文化,引导农民群众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爱环境、树新风。
二是高度重视农民工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健康保障。加强进城农民工的疾病预防意识是疾控工作的新内容和新任务。要针对农民工居住比较集中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等区域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特别要加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艾滋病、性病的监测与防治。
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好农村疾控工作。我们要善于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装备,改进农村疾控工作的方法,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开展环境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要加强对地方病、多发病的科学研究,帮助基层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性防病工作。
3、要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好疾病预防控制在医改中的地位和作用。
疾病预防控制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和死亡谱在发生转变,疾病预防控制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医改政策的逐步深入,疾控机构的工作职能也越来越强;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疾控工作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疾病控制任务也将越来越重。
“任重而道远”。我们今后的疾控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按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围绕常德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常德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来展开。
一是变零碎处置为系统防控,要整体、全面考虑疾控工作,由原来零碎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置观念转变为系统防控疾病的观念,形成完整的“健康教育mdash;疾病监测mdash;预警与预防mdash;医疗救治”系统链条;建立系统的疾病防控模式,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在疾病防控工作中,必须切实改变以前那种单纯的生物医学观点,在“生物mdash;心理mdash;社会”现代医学模式下构建新的疾病诊断观、预防观和控制观,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防控新模式。
二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加强疾病预警预测,切实强化监测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聚集性病例(或其他异常聚集性病例)进行有效的监测,及早发现可能的传染病聚集性病例,及早采取措施予以控制,有效防止可能的蔓延。
三是变经验防控为科学防控,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以往一些传统的防疫经验已不适合现在的形势,要借助现有发达的科学技术,以数据说话,如甲流,不能凭经验了,必须要依靠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因此,要加强科研工作,研究最新的疾病防控新技术、新方法。
四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预警、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由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管理水平。
五是进一步加强应急机制管理,建立更规范、科学、有序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反应、控制、救治、监督和指挥决策能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
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水平。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扩编增容,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吸纳专业技术人才,并在工作中大胆使用,不断磨炼和提高其工作水平和技能;加强人才的教育培训,通过业务集中培训(学术讲座),组织专业人员参加网络远程教育,选送中层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等各种形式,确保人员知识更新和技能升级。
同志们,回顾五十年走过的历程,今天的常德市疾控中心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五十周年为起点,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继续巩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成果,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努力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疾控这艘巨轮承载着五十年的辉煌,在卫生事业的美好蓝图中劈波犁浪,向着伟大的中国梦远航。
2013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