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首次参加WHO/IAEA大规模核应急演习
2005年5月11日,北京时间上午11时(格林尼治时间凌晨3时)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国际组织联合发起的“互联互通国际核应急演习”正式开始。演习时间为39小时左右。演习情景是—假设在罗马尼亚某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了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核事故。演习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分为“积极参与”和“一般参与”两类。
本次演习共有8个国际组织、62个国家参加。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中心)作为WHO辐射应急医学准备与救援网络成员,参加了第一类演习,这是应急中心首次参加大规模国际性核应急演习。
北京时间5月11日16时,应急中心先后收到三封电子邮件和一个传真,开始进行通讯能力和反应能力测试。应急中心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积极响应。22时23分演习等级提高,接到对3名事故受照人员如何开展医学救援的内容。应急中心立即组织专家针对受照人员病情提出了4项救援措施。
本次演习的第一阶段于12日凌晨3时结束,应急中心人员正积极准备参加12日10时左右开始的下一阶段演习。
5月12日北京时间9点53分,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中心)正式进入国际核应急演习的第二阶段(核电站放射性释放将得到控制状态),在10分钟内完成了该阶段两次通讯和反应能力的测试。
12点39分:接到“咨询公众受照后如何服用碘片”的信息,应急中心根据NIRP标准,立即回复了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16点:接到“10位事故受照工人的医学处理援助”信息,应急中心及时提供了3项救援措施。
17点51分:WHO事故应急值班办公室向模拟事故现场所在国家应急组织和参加医学应急演习的各成员单位通告—中国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可提供生物剂量估算和内污染促排等核事故医学应急援助。
21点31分:接到关于“健康心理效应应对”和“与媒体沟通”等咨询,应急中心及时提供了相关方法与建议。
21点39分:接到“请求医学随访、流行病学调查”和“派遣专家”的信息,应急中心及时给予回复,建议采取相关的措施。
5月13日1点10分:接到“演习正式结束”的通知。
本次国际核应急演习,应急中心共接到WHO的电子邮件14封,传真3封,相关参加演习单位的电子邮件33封。应急中心给予回复电子邮件18封,传真2封。
演习评估尚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