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疾控:当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春好正是“耕种”时。日前,在鼎城疾控中心,2024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开得“精彩有料”——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健康如何管理、免疫规划相关规范……一场“双向奔赴”,不断练就出基层公卫事业成长的“基石”。来自全区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直医疗单位近200名公共卫生专干一同,以心育“新”, 以“学”扶“智”,探寻全区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密匙”。
以勤练内功为切入点,近年来,常德市鼎城区疾控中心在大健康浪潮中找准位置,始终当好公共卫生事业的“守门人”,推动公共卫生工作有心出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鼎城公卫“硬核”高地。
数字转型激活力 智慧引擎为预防接种添动能
什么时候该给孩子接种疫苗?什么年龄阶段该打什么疫苗?疫苗漏打了怎么通知补打?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鼎城区疾控中心充分利用预防接种的互联网+工具——如“金苗”、“小豆苗”等,指导全区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转型,为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带来了更多便捷。
借助数字化和“互联网+”,鼎城区推进儿童预防接种线上预约、自助查验证、家长课堂等服务,为群众提供预约接种、信息查询、健康教育等便捷化服务,全面打造儿童免疫预防知识的新媒体平台。
数字转型的结果是让鼎城区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大大提高。同时,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学校班主任、学生家长都在数字化过程中获益。特别是在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中,在5G、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的赋能下,鼎城区的接种证查验工作也插上了数字翅膀,装上了智慧引擎。学生家长不论是在家还是远在外地打工,利用“小豆苗”工作,在手机上即可获取孩子的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截图发给班主任老师即可。班主任老师也不用像过去要填写纸质查验登记表,只需用手机扫码即可录入,查验登记表系统自动生成,极大减轻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负担,接种门诊对漏种疫苗的儿童掌握,及时和学校一起开展督促补种。“小豆苗”还在每季度的查漏补种中发挥积极作用,对在“金苗”系统中精准找到漏种疫苗的孩子后,再用“小豆苗”发信息通知家长补种,通知后仍未接种的,“小豆苗”会再次用智能语音提醒家长,如此多次催种。这些措施的落实对保障适龄儿童的接种率起到了重要的关口作用。
数字化辅以“片区化”,鼎城区疾控中心将全区接种门诊根据地域划为8个片区,免疫规划科4个人每人联系两个片区,每个片区选业务突出的专干任组长。疾控中心对基层的业务培训、指导分片区组织,改开大会为开小会,让所有接种医生和接种门诊人员都能参与,提高人员业务水平,统一思想。组长牵头组织片区内的专干开展业务交流和互助活动,疾控牵头组织片区间的业务交流、案例教学和现场操作技能示范活动。疾控中心将各个接种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按照片区进行排序,引导各个片区形成你追我赶的向上势头,以此达到精细化管理,提升鼎城免疫规划整体工作质量,达到安全、规范、及时、有效的总体要求。
目前,全区免疫规划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个性化培训壮队伍 分层分类为慢病健康管理蓄势能
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老年人慢病健康管理是家事也是国事。面对全区20万60岁以上老年人,鼎城区疾控通过努力,奋力书写民生答卷。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中有两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老年人,二是工作人员。如何推动老年人健康管理更精准有成效?刀刃向内,强培训练筋骨成为老年人慢病管理的“大头阵”。
培训怎么做?近年来,鼎城疾控以“走出去”教与“请进来”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公共卫生培训工作。把人才“请进来”学经验。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利用上一级专家的优势,为疾控工作人员进行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增强学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让骨干“走出去”传知识,深入基层对各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人、专干及乡村医生进行个性化培训。通过逐步打破单一培训模式,努力向多渠道、多形式、个性化培训方式转变,不断促进疾控体系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的专业培育。
“今年,我们将走出去又做了新的调整,摒除了去年逐一走访统一教学内容的模式,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乡街和医院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培训。”慢病科负责人张又全表示,有的乡村医生在基层高血压患者用药及注意事项、基层糖尿病患者用药及注意事项的工作上做得很好,再次培训的时候,就没有必要重复学习了。培训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防范问题。
防和治一盘棋,多预警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赋新能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在整个大卫生、大健康环境中打磨出“四梁八柱”,势必要有一盘棋的整体格局。
眼下正值春天,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等传染病都进入了高发季节。鼎城区疾控中心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发文提醒民众注意防范,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意识到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在病毒‘起于青萍之末’的时候,疾病防控工作多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不为大众所知的时候,传染病防治就已经全面发力、悄然防控了。”分管鼎城区疾控中心传防/应急工作的孙孝新介绍,这些年,鼎城区疾控中心在防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也取得了骄人成绩。
在传染病监测预警方面,鼎城区疾控中心在上级部门指导下,正在持续推进智慧化、多点触发、全民监测的预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医院、学校的防疫指导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信息收集速度,并通过日常监测国家大疫情网系统,及时发现异常信号并调查处置,逐步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
目前,该区正在努力建设兼顾常态和应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注重传染病管理工作督导、重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建立审卡日志,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
“在应急处置方面,我们着力于强队伍、提能力。”孙孝新说,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一支有经验、有应急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队伍就是传染病的“克星”。截止到今年,鼎城区疾控中心已组建11支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时刻为全区防范和处置突发传染病赋新能。
(丁勇 孙孝新 张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