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江苏响水“3-21”事故教训,根据《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lt;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自即日起至7月30日,按照“三个必须”要求,在中心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强化风险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改进作风、强化责任、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开展全面、系统、彻底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为中心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重点内容
围绕有关消防、危险化学品、用气用电、交通车辆、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安全,举办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设施配备与运行管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着重查看各科室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操作规程等。
(一)消防安全:重点排查消防设施能否正常使用情况,消防栓水带、水枪配备是否完整;灭火器配备和按期更换干粉情况;工作人员能正确操作灭火设备;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宿舍楼杂物间违规用电情况等。(责任科室:后勤保卫科)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重点排査检验科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情况;检验科、公共卫生体检科、预防医学门诊部、性艾科废弃物处置等环节及 存放场所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污水处理站化学品管理使用情况。(责任科室:后勤保卫科、检验科、公共卫生体检科、预防医学门诊部、性艾科)
(三)用电安全。重点排査整治是否违规采购使用无证产品,套牌、贴牌假冒伪劣产品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使用无证、“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排查检修 中心检验检测大楼、办公楼、宿舍电气线路敷设、用电负荷、电源插座数量以及短路保护装置、私拉乱接电线等问题。。 (责任科室:后勤保卫科)
(四)交通安全:重点排查 中心车辆安全防护措施和维护保养不符合安全要求以及其他一切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责任科室:办公室)
(五)特种设备安全: 电梯、变电配电间、气瓶(检验科集中供气室)、压力消毒等特种设备是否存在违反操作规程、不按规定检测检修、超期使用、无证上岗、使用非法设备,伪造许可证书和检验检测报告等方面的问题。(责任科室:后勤保卫科、检验科)
(六)职工食堂安全:重点排查水、电、气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等。(责任科室:后勤保卫科、办公室)
三、时间安排
百日行动按照“排查、整改、复查、问责”四步工作法进行,百日行动分3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至5月8日)。 5月份中心党总支会议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工作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调度会;出一期安全生产宣传橱窗;在中心工作群、中心网站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査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的重大意义和相关要求,营造浓厚氛围。
(二)集中排查整治阶段(4月28日至7月15日)。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按照六个方面重点内容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全岗位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省卫健系统安全生产互查中指出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列出清单并进行全面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三)整改和总结提高阶段(7月16日至7月30日)。对发现的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查看验收,对完成整改的及时销号;对整改验收情况形成台账备查,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贵;对“大排査大管控大整治”工作开展“回头看”,对行动效果进行核查,并对百日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总结报告,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建立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实施风险隐患公示制度。严格落实风险隐患公示制度,对排査出的风险隐患建立台账清单,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在中心院内醒目区域公示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群众。鼓励干部职工和院内居民积极举报违规用电、堵塞安全通道等行为, 通过中心网络、公众号、宣传栏等方式公开举报电话,在单位醒目位置公布举报电话(后勤保卫科:7721138),接受职工和居民监督。
五、工作要求
(一)突出工作落实。各科室要充分认清当前安全防范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突出在抓落实上下功夫,中心领导专题研究部署、亲自督促落实。
(二)突出责任主体。各科室是隐患排查的责任主体,要依法依规依标准严格自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及时报后勤保卫科,问题查出一个整改一个,不留隐患,做到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严格责任追究。百日行动工作情况将纳入中心年度绩效考核重点内容。对百日行动工作不力、不认真履行职责,对隐患整改监督不到位致使发生责任事故的, 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科室和个人的责任。
(四)及时报送信息。后勤保卫科要按要求及时报送活动信息,5月10日前向市卫健委法监科报工作方案,自行动开始起每月15日报送行动小结,8月1日前报送行动总结。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