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尊友:近几个月再现新一波疫情可能性比较小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情况。一起来看——
近期,全国疫情日趋平稳,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近期,全国疫情日趋平稳,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目前监测未发现病毒变异株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和致病力明显增强的情况。当前,各地中小学相继开学,农村春耕陆续开始。要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继续做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强农村地区物资保障,坚持城乡社区乡镇网格化管理,确保有风险人员及时发现、救治和转诊。要重视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继续坚持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幼儿园和学校等重点机构防控措施,做好相关人员健康监测,加强从业人员个人防护。
全国范围内人群的免疫保护力处在一个较高的时期
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数人已经康复了,还有部分人仍在康复之中。这个时段,在全国范围内人群的免疫保护力是处在一个较高的时期,所以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小。今后再出现类似于这次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随着我国优化防控策略措施,新冠疫情在未来可能会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部分人群、一段时间内发生,出现全国范围内短时间集中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监测到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加的新型变异株流行
我国的监测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日以来,从全国各个口岸入境人员当中监测到了39种进化分支,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监测到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加的新型变异株流行。
抗体检测适用于三类人群
血清学调查适用的人群一般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尚未接种疫苗,但是也没有感染的人群,用以估算隐性感染水平;二是接种了疫苗但是没有感染,用以估算疫苗接种后抗体的水平;三是近期感染康复后的人群,用于估算抗体持续水平和接种加强针的时间。
建议老年人根据自身的状况适度进行室外活动
开展室外活动,可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区。如果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活动,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二是要注意手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进行手部的清洁。三是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如无疫情风险,学生一般不延迟返校
第一,完善政策体系,支持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去年底以来,教育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家“乙类乙管”的政策要求,制订了学校疫情防控的总体方案,颁布了学校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并发布了校园疫情应对的多项预案,统筹细化各项措施,细化各项要求,为今年春季开学做好政策准备。
第二,发文部署开学,明确开学前后各项任务。春节前,教育部发出通知部署开学,召开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各级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制订开学工作方案,完善开学返校各项预案,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工作。
第三,开展调研督查,指导各地学校开学进展。据各地上报情况,今年春季中小学开学由属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主要集中在2月初元宵节前后到15日开学,高等学校由高校据实错峰合理安排开学时间,主要集中在2月初元宵节前后,到2月底。当前,各级教育部门正在进行开学检查,指导督促学校确保开学准备及时到位,确保春季学期校园安全。
第四,加强部门协同,增强学校疫情防控能力。教育部门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加强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和高校校医院、健康驿站建设,配强专业力量。开展开学前后师生健康监测,建立全体师生健康台账,跟进做好健康服务。教育部门还会同工信等部门支持学校按照标准储备充足适用的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口罩以及抗原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为春季开学做好物资准备。
第五,举办专题培训,提升学校的防疫技术水平。1月份,教育部举办了全国学校疫情防控能力提升培训,地方各级教育部门也开展了相关的技术培训,帮助大中小学校领导、医护防疫人员、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中小学班主任、各高校辅导员吃透政策、了解形势、掌握技术,提高学校应对疫情和应急管理的能力。
春季开学之后,教育部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分类指导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全面落实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平稳实现学校疫情防控转段过渡,有效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及时回应返校师生的各项关切,持续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刘培俊说,总的来看,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学校疫情防控政策已经明确,各地开学准备基本到位,今年春季全国学校能够实现如期、正常、安全开学。如无特殊情况,学校一般不提前开学;如无疫情风险,学生一般不延迟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