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流感日 | 新冠未去,流感重来,接种疫苗,及时防护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每年的秋冬季进入流行高峰。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500万重症病例,29-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世界卫生组织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流感发病数大幅上升,报告病例数较过去2年明显增多,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显示我国南方省份今年夏季流感流行期的流行强度已超过近5年平均水平。
流感≠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一般发热较轻或不发热,全身症状较轻。流感则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并发病毒性肺炎,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重症。
图片源于网络
医护人员,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师生),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等人群都属于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流感如何传播:
流感病毒多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或通过接触传播。
高危人群: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是高危人群。90%以上流感疫情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举办此次世界流感日科普宣传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流感疫情防控的要求,通过开展全方位的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群众防护意识,推进医务人员、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让广大群众,识流感、防流感,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流感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去一次门诊,预防多种疾病。比如流感疫苗与肺炎球菌疫苗同时接种,可有效降低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特别是肺炎的住院风险。
日常防范措施:
1. 是养成良好的日常居家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多通风。
2. 是保持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3. 是远离传染源:避免近距离接触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患者。
4. 是有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一是要加强流感监测工作。继续加强流感活动强度、病毒基因和抗原性变异、新型流感病毒发现等监测工作,为指导精准防控提供科学证据。
二是要做好流感疫苗的供应和接种,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
三是要强化科普宣传。不断提高群众防护意识,主动接种新冠和流感疫苗,落实佩戴口罩、手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共同预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来源:湖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