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在线服务>民生服务>服务指南>详细内容

常德疾控提醒您:生活要加油,饮食要“减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月

发布时间:2023-09-04 信息来源: 【字体:


食用油是人体生命活动重要的组成成分和能源物质之一,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和保护剂。许多天然的食用油脂,如鱼肝油、芝麻油等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它们的营养价值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且食用油还是美味膳食中的重要成分, 那是不是食用油吃得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人均每日烹调油摄入量25-30g。


图片


那么油吃多了可能会产生哪些健康问题呢?



01

代谢性疾病:

图片

油中95%以上的成分为甘油三酯,过量摄入会引起胰岛素抵抗等异常代谢,长此以往会引起肥胖,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



02

心血管损害:

图片

长期摄入高油食物易导致血脂升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管壁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继而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等相关疾病;



03

脑功能下降:

图片

研究发现吃油过多,其中含有大量游离饱和脂肪酸,使大脑皮层和海马体区缺乏葡萄糖,继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症状。此外,长期吃油过多可能还会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04

致癌:

图片

较少见,如青春期女孩摄入油量过多,可能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并加速发病进程。另外,体内摄入油量过多,还可能会扰乱肠道内菌群平衡,长此以往可能引发肠癌。


图片v


在此,为大家提供一些 控油方法


01

使用控油壶控制烹调油摄入量。



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02

有意识时常更换油的品种。




家里、单位食堂采购食用油要时常换品种,为我们提供脂肪和营养平衡保障。如鱼油、亚麻籽油、紫苏油适合凉拌;黄油椰子油、棕榈油和可可脂适合煎、炸;橄榄油、茶油、菜籽油适合炖、煮、炒。


03

多用少油烹调方法。



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急火快炒等。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04

注意计算其他食物的含油量。




不吃油炸食品,或减少食用的频次,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少点油炸类菜品。


05

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大部分来源于人造奶油、起酥油、人造黄油等,藏身于我们日常中的西式糕点如奶油蛋糕、面包,烘烤食品如饼干、薄脆饼,油炸食品如炸薯条、炸鸡块,以及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加工食品中。建议每天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所以,上述食品要少吃。


06

不喝菜汤。



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食用汤泡饭。



07

学会阅读营养标签。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脂肪含量低,且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果里面有氢化油、人造奶油等字样,就说明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


供稿 | 中心慢病科

图片 | 源于网络

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享到: